金缮作为大漆工艺的一类分支,是是运用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名称。常用作于瓷器和紫砂器,除此以外也可以用作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
金缮代表一种态度,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与精神来面对缺陷,精心修缮,面对缺陷不去试图掩盖,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对美的向往,化残缺为美,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由此获得升华,反而超越原有的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
事实上,尽管金缮一词来自日本,起源却是在中国。
只是旧时中日两国在漆艺工艺表现的侧重有所不同,中国唐代之后更偏爱瓷器这类细腻的器物,而越发细腻的胎体越不适合用金缮修复。另一方面,金缮与日本的宅寂美学相吻合——即便是残缺的一面也不会放弃,以东方独有的“坚韧”破除绝望,浴火重生。
中国是漆艺的母国,但是真正拥有“漆器之国”这个称呼的国家的国家却是日本。
中国的漆艺伴随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浩浩荡荡成长至今。最终因为清末举国国力衰微而没落。
近代之后,中国陷入风雨百年,为了不再落后于时代潮流,我们只能舍弃诸多一个劲的发展军政经济实力。
我们失去的东西越多,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便越弱。学习与钻研传统文化,不仅是对自己心灵的磨练,也是对先人风骨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