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缮作为大漆工艺的一类分支,是是运用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名称。常用作于瓷器和紫砂器,除此以外也可以用作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
金缮代表一种态度,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与精神来面对缺陷,精心修缮,面对缺陷不去试图掩盖,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对美的向往,化残缺为美,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由此获得升华,反而超越原有的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
事实上,尽管金缮一词来自日本,起源却是在中国。
只是旧时中日两国在漆艺工艺表现的侧重有所不同,中国唐代之后更偏爱瓷器这类细腻的器物,而越发细腻的胎体越不适合用金缮修复。另一方面,金缮与日本的宅寂美学相吻合——即便是残缺的一面也不会放弃,以东方独有的“坚韧”破除绝望,浴火重生。
中国是漆艺的母国,但是真正拥有“漆器之国”这个称呼的国家的国家却是日本。
中国的漆艺伴随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浩浩荡荡成长至今。最终因为清末举国国力衰微而没落。
近代之后,中国陷入风雨百年,为了不再落后于时代潮流,我们只能舍弃诸多一个劲的发展军政经济实力。
我们失去的东西越多,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便越弱。学习与钻研传统文化,不仅是对自己心灵的磨练,也是对先人风骨的追寻。
金缮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相当考验修复师的美术功底,且极难入门。
漆陶坊秉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漆艺复兴播撒星星之火。在中国(香港)古寺修缮与保护学会及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支持下,开办金缮技艺研修班,如今已累计开办二十余期。
此次,在镇海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宁波博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决定在宁波镇海地区开班一堂金缮技艺修复班公开课。
希望能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大漆相关的知识,以及金缮修复这项技艺。
留学韩国获漆艺专业博士学位
宁波大学副教授 硕导
髹漆金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镇海区博士联谊会理事
镇海区文艺名家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韩国产品文化设计学会上海区支部长
阿育佛陀学会评委
宁波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宁波工艺美术大师
上海星锐工艺美术大师
“2017 BLUE AWARDS 商品文化设计国际作品征集展--和平艺术节”中国区运营委员。
2014年无锡市“530计划”引进人才
2018年宁波市首批“泛3315计划”入选
2019年镇海“雄镇英才”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入选
发表论文十余篇,专著一本,纵向课题2项,专利7项